• |
  • 極速報價
  • |

21/02/2022

塵埃漸落,緩步入市

  • 加入最愛專欄
  • 收藏文章

  港狂爆疫,阿爺整治。俄烏待戰,美加息近,四煞臨門,何來塵埃漸落?仲話入市?且聽道來。
 
  1.港狂爆疫
 
  一兩周前,筆者確憂港狂爆疫,因為投資者,包括筆者,可以中招,分分鐘人到天堂,錢在股票行,故當時筆者就動一切可動用的力量(其實就是這個方格)來籲防疫、抗疫,罵港官不作為,沒有了安穩的香港大環境,港股的小環境可以好?橫撇一筆,筆者的自我小小動員,是自覺式的,不是待習主席出聲後才做,炒股要有前瞻性,炒亞爺出招都要有前瞻性,不然就被人指摘做傳聲筒。
 
  今周之後,大家會感嘆為何之前港官不做,又或做又做不妥之事,突然被執正。唉!真是應了之前亞爺指摘:要查找不足、深層次矛盾,為官避事平生恥。議而不決,決而不行,行而不果。以前忍你,因對港內部問題,仍是兩制,但今時面對防疫,750萬人的安危(也是14億人一部分)亞爺必要行科學抗疫的「一制」。
 
  今時班官醒?,望他們昨日之我不可留,今日之我日日優,則香港有望在三至六個月內抗疫有成,通關有望,怎不叫「疫」塵漸落?
 
  2.阿爺整治
 
  上周五(18日),又謂美團(03690)被整治,恒指狂瀉400多點。唉!自螞蟻事件後,在阿爺講不要壟斷後,大家就要知道科技股之所以受不理性追捧,是信科技就是力量,羸家?哂(Winner take sall)。但阿爺「性」乜,筆者2月7日有文《認識官「性」乜(二)》,講重讀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,結論是:2016年中央提出「房住不炒」個市場仍炒到2021年才知死,去年中央提出「去壟斷」要炒多幾多年才知死呢?
 
  上周五美團事件一再告訴投資者,靠壟斷才可有錢賺的科技股,不是打壓不絕,而是已有了個金剛箍,再無easy賺,大戶已經醒水,今年來,已轉買傳統經濟,故股路不是不通,而是投資者要落「馬」車或其同類「車」,當其他投資者仍在科技路上淌血時,醒目投資者宜改上「龜」車如中移動(00941),飲吓「啤」酒,響應亞爺全民運動,支持下「運動」股,再留心下兩會講乜,避開整治塵,仍可以股路無阻的。
 
  3.俄烏待戰
 
  西方傳媒只報道白宮的謊言,話上周三(16日)俄會攻烏,無攻了,拜登就改口話俄好快會攻烏,傳媒又眾口謂:快啦,快啦!嚇到小投資者鼻哥窿無肉,成大鱷羊牯,唉!美俄真開打,仲買乜鬼股吖,買隻燒鵝食,等核子塵四散,做隻飽鬼算了。

 

(iStock圖片)


 
  2月14日筆者有文:《西線無戰事?》,文末結論:
 
  美俄烏的表面問題是北約要東進以鉗掣俄羅斯,而俄羅斯則要指定那些地方不能放導彈,在今時導彈射程千里、萬里的事實上,這些地面的近距離軍力部署都是擺擺樣的,北約敢佔俄羅斯一吋土地?而俄羅斯又真怕你把導彈放在家門口?軍事大國一打起上來,較量的,不是第一輪打擊,而是第二輪的報復性打擊,亦因此,所謂擦槍走火,是幾無可能,在動口不動手的冷戰局下,是口震震,但可?的。
 
  兩大國戰免,但冷戰、地區小戰(梗係在烏克蘭境內打啦,唔通在華爾街,在紅場打咩)則難免,這種小衝突分分鐘會擾攘N年,但一如敘利亞戰事,打咗十多年啦,幾時有影響到歐美、中港股市?
 
  今周,烏克蘭境內會是逼擊炮聲隆隆,留心是逼擊炮,打得幾遠,會否打到來港交易廣場、美華爾街,你諗諗。唉!凡開炮內戰,死傷的仍是烏克蘭自己人民。
 
  4.美加息近
 
  美儲局在加息事上,時鷹時鴿,投資者如隨波逐流,易被左一巴右一巴。
 
  筆者一直認為今時美儲局是以保美股為上,寧忍通脹,而不肯真加息,真收水,並認定美儲局長鮑威爾是隻插上鷹毛的鴿,這個觀點筆者已寫到手軟,文章有2021年12月20日的《加六次息!?講笑啦》、2022年1月17日的《美儲局可以加幾多息?》等等。
 
  在《美儲局可以加幾多息?》文結語:
 
  筆者和Kyle Bass認為美儲局加息可以口狠手不辣,是因為今時美國經過N年QE,已轉化成個hyperfinancialized超級金融化的社會,在個hyperfinanicalized的社會裏,「息」是操生殺大權的。筆者小學讀有《插秧女》一文,其中有兩句:「四月又五月,更盼分龍雨」,沒有這個4、5月的及時雨,秧苗將乾死,全年將顆粒無收。如聯儲局收乾水,美股死,可以嗎?
 
  在這一兩周市場已有人料今年12月不加息(圖一)。

 

 
  美儲局應加息而不加,有何後果?衰退或通脹狂升(圖二、三)。到美儲局不能不出手時,美儲局就會重犯歷年來的老路,帶來經濟危機,又再度QE(圖四)。

 

 


 
  投資者玉律:不立危牆下,趨吉避凶。諗下中國國策支持之股,就可遠離這回煞。

  
 
  投資涉風險,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,務必要獨立思考。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。

 

 《經濟通》所刊的署名及/或不署名文章,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《經濟通》立場,《經濟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。

【你點睇】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,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,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?► 立即投票

我要回應

放大顯示
風水蔣知識
精選文章
  • 生活
  • DIVA
  • 健康好人生
專業版
HV2
精裝版
SV2
串流版
IQ 登入
強化版
TQ
強化版
MQ